隨著彩色閃光球的亮起和轉動,中國首家企業塑料管業博物館(籌)正式啟動,中國塑料加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占杰、旺平管業集團董事長江家城為中國(旺平)塑料博物館(籌)啟動按鈕。這是2013年9月28日在中國環渤海經濟帶的遼寧營口鲅魚圈舉辦的“旺平”杯新型城鎮化與塑料管業、采暖市場高峰論壇活動的一個精彩場面。

1835年,Justus Von Liebig在Giessen用“荷蘭化學的石油”(二氯乙烯)和氫氧化鉀反應出氯乙烯氣體并撰寫了論文,1868年,John Wesley Hyatt將氯乙烯與其它聚合物反應發明了賽璐珞,最早用在臺球上,1872年聚氯乙烯制備出來,1926年最早的產品之一是制作一個高爾夫球,1928年制造出用于涂漆纖維用氯化聚氯乙烯。1940年,BFGoodrich公司在紐約建立了第一個商業化PVC工廠,1941年采納“Geon”來命名其PVC樹脂和化合物。1951年,美國PVC管材工業就此開始。1955年,GE公司合成出聚碳酸酯,同年,高密度聚乙烯開發出來。1958年美國塑料工程師協會(SPE)氯乙烯專業活動委員會(VIPAC)在紐約成立,1977年線型低密度聚乙烯(LLDPE)開發成功。
而我國的塑料工業起步較晚,始于上世紀中后期。改革開放30多年,我國的塑料工業高速發展,產品應用迅猛推進,市場前景一片光明。但與國外的研發、應用和推廣尚存在相當差距,人均使用量尚不到國外的一半。為認真回顧總結國內外管道行業的發展歷程,不斷借鑒國內外最新的研發成果和市場應用,旺平管業集團投資500余萬元籌建中國首家塑料管業博物館。博物館擬收集不同歷史時期的產品、設備、文獻資料和為此作出特殊貢獻的人物以及最新科技成果,籍此推動行業間的相關交流和合作,推動我國塑料管道事業的發展。目前博物館的規劃設計和后期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。